【資料圖】
時至谷雨,萬物清新。天藍氣清的“生態畫卷”,無錫書寫得怎么樣?眼下還有哪些“著筆點”?昨天,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市民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作“質檢公布”,其中,空氣質量的“新鮮度”,讓公眾再次看到無錫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定力和效果。
據悉,今年無錫市環境空氣質量目標為PM2.5平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80.8%。截至4月15日,無錫市PM2.5平均濃度為3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絕對值排名(濃度從低到高)和改善率均位居全省第一;優良天比率90.5%,同比上升7.6個百分點,絕對值在全省排名第二。
全省最佳的PM2.5改善率,見證著無錫保衛藍天的決心,但以絕對值衡量,距離年度目標仍有發力空間。尤需關注的是,隨著大氣污染治理的深入,PM2.5作為主角“一家獨大”的日子已然過去,在防止其“反撲”的同時,臭氧污染問題顯現。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副處長吳笛介紹,截至4月15日,無錫市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為137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四。
發力“清新”、找準“病根”,如何開出“良方”?無錫使出“降、控、治”三招強力“治臭”。去年底,無錫市提前下發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第一批工程項目共10類1946項,重點關注VOCs、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及深度治理、包裝印刷行業整治、鑄造行業企業整治提升工程項目。目前,全市工程項目已完成1175項,占比60.4%,超額完成一季度工作目標,搶在臭氧季到來前,搭建起一批減排“防御工事”。
“要從源頭治理、過程治理和末端治理方面深挖減排潛力?!眳堑驯硎?,接下來,無錫市將以鋼結構、家具、印刷、汽車維修4個行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3467家企業低VOCs原輔材料替代,并推進重點行業、設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強化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值得一提的是,為揪出臭氧這個影響空氣質量的“隱形殺手”,無錫市今年擬建“五大中心”,其中,水性共享鈑噴中心、源頭替代聯盟技術服務中心、燃燒法技術和裝備研究中心已完成授牌工作,活性炭再生中心、溶劑回收中心正在積極建設中。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