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地時間5月3日,蘇丹醫生工會發表聲明稱,自蘇丹武裝沖突爆發以來已有448名平民喪生,另有2322名平民受傷。
4月22日,蘇丹喀土穆上空濃煙滾滾。(圖源新華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多家外媒報道,南蘇丹外交部當地時間2日發表聲明稱,在南蘇丹調解下,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原則上同意”達成為期7天的?;饏f議,雙方也已同意將任命各自代表展開談判。
據5月3日最新消息顯示,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緊急救援協調員馬丁·格里菲思也已抵達蘇丹,將推進當地人道救援工作,更好為當地數百萬民眾提供急需的人道救援。
目前,埃及、沙特阿拉伯、肯尼亞等多國也紛紛呼吁有關各方盡快通過對話實現全面?;?。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蘇丹發生的武裝沖突不僅造成了人道危機,同時也讓全球的碳酸飲料制造商焦慮不已。這其中就包括雪碧、可樂等大家所熟知的飲料品牌。
對于此事,也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難道要喝不上快樂水了?”
這些碳酸飲料為何恐有斷市風險?
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全球碳酸飲料市場或有可能被阿拉伯膠的斷供絆倒?事實上,由于蘇丹盛產的阿拉伯膠是碳酸飲料的關鍵材料,在碳酸飲料里,如果沒有阿拉伯膠的作用,香精和色素就有可能會跟溶液分離。
如果蘇丹的戰火持續,造成出口中斷,可樂、雪碧等人們常見的碳酸飲料可能會在6個月內面臨斷市風險。
據看看新聞Knews報道,全球阿拉伯膠年產量約12萬噸,出口國家包括蘇丹、尼日利亞、乍得、埃塞俄比亞和塞內加爾等。而對于蘇丹來說,它的阿拉伯膠出口量則達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成,幾乎是無可代替。早在2017年,蘇丹就有60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阿拉伯膠產業。
駱駝在蘇丹北科爾多凡州啃食阿拉伯膠樹葉子。(圖源新華社)
作為天然增稠劑,阿拉伯膠的用途極其廣泛,可用于化妝品、食品生產中,主要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穩定食品、增加黏稠度等。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知名的一種天然膠,阿拉伯膠的歷史最早能回溯到五千年前的古埃及。
不過雖然叫阿拉伯膠,但事實上它最主要的產地也并非在阿拉伯,而是在非洲的乍得。
阿拉伯膠和中國的淵源
盡管阿拉伯膠的歷史悠久,又有多種用途,但是由于產量有限、推廣手段不足等多種原因,仍然不被大多數人所熟知。事實上,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也并不是很了解這一原產自非洲的樹膠。
但是你知道嗎?阿拉伯膠可是漂洋過海來到過中國,此前曾多次亮相過進博會。
在進博會期間,每個參展國都展現了自己的獨特國家名片。據報道早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就有全球47個最不發達國家中的40個參加了企業展,對于他們來說,進博會也是最不發達國家企業尋找商機的平臺,也是這些國家自我推介吸引投資的良機。
曾有一位農戶這樣形容阿拉伯膠,說是每年春天,用小鋤頭劈開一塊相思樹的樹皮,一個多月后,汁液便會在傷口處凝結出一塊粉紅色的圓球,約雞蛋大小,這便是阿拉伯膠。
眼下,對于蘇丹引起的供應問題,可口可樂與百事暫時未就此發表評論。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對大多數碳酸飲料公司來說,沒有阿拉伯膠他們就沒有辦法生存。
(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網、看看新聞Knew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