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文轉自:中華讀書報
本報訊?4月2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青少年閱讀教育論壇在江蘇省文化古鎮——蘇州甪直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快樂閱讀?健康成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朱之文,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長朱東斌,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章朝陽,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馮云生,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強,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王日春等出席論壇。朱東斌、顧月華、章朝陽、馮云生等分別致辭。
甪直古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長,著名文學家和教育家、出版家葉圣陶先生早年開展教育改革實驗的地方,也是他開啟自己文學之旅的“第二故鄉”。人民教育出版社聯合江蘇省教育廳在甪直鎮開展青少年閱讀教育論壇,匯集知名專家學者,聚焦“閱讀教育”,探討從青少年學生閱讀的“小切口”寫好素質教育“大文章”。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人文閱讀、科普閱讀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聶震寧在《閱讀力決定學習力》的演講中指出,閱讀力的三個層次分別是: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學習力的三個層次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從聽說讀寫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閱讀力決定學習力。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梁曉聲從自己的人生經歷談起,他建議師生從現在開始養成讀書的習慣,一生與書牽手。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在《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的發言中說,讓孩子從天生的科學家變成真正的科學家離不開讀書。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要掌握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且具備以這四點為基礎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資深科普作家卞毓麟在演講中提出科普閱讀的三樂,知識之樂;融通文理之樂;參與創作之樂。中小學(中職)語文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王立軍認為,教材對閱讀有引領示范作用,語文教材是閱讀教育的重要載體,必須發揮好閱讀的引領示范作用。
為了更好探索青少年閱讀教育,此次論壇專門設置了來自教學一線老師的經驗分享環節。
活動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向蘇州葉圣陶實驗小學、蘇州市葉圣陶中學、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高級中學、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屬實驗小學等贈送了一批人教版優質圖書。